企业文化

[先进典型]“全国青年岗位能手”李志强:创新让青春更出彩

2022.10.15

他是科技创新的奋斗者,将定向技术成功应用于大口径“S”型定向井、精准对接井、煤矿抢险救援等领域;他是创新工作室带头人,带领技术团队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;他是传帮带的“孺子牛”,带动和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专业技术骨干。他就是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获得者、中煤地质总局江苏局三队副队长李志强。

凭借兢兢业业、实干创新的精神,李志强先后获得第10届“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”、江苏省“青年岗位能手”、江苏省煤炭工业“先进工作者”、常州市“五一劳动奖章”等荣誉,他负责完成的多个项目荣获全国能源化学技术“创新成果一等奖”、总局“科学技术一等奖”。

640.jpg

聚焦主业勇担当,精准发力促转型

“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!”李志强持续打磨专业技能,带领定向钻井团队开展技术攻关,为平凡的岗位注入了不平凡的创新精神。

2017年,东庞矿煤层底板治理工程使用的30钻机与先进的随钻伽马井深跟踪系统不适配,井深伽马不能正常工作。针对这一问题,李志强在现场联合技术骨干,从随钻伽马系统工作原理出发,现场讨论、画图、设计、加工,仅仅用4天时间,就制作出一套与钻机设备匹配的装置,解决了这一难题。

五年来,李志强在技术领域深入钻研,积极开展技术攻关、人才培养、发明创新等工作,开展工艺革新10余项,助力三队实现创收上亿元,创效1000万元。带领团队在安徽、河南、河北等地开拓煤矿防治水项目8个,完成定向钻井任务10万余米,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又多了一道“护身符”。

2021年,在陕西省黄陵地热科研DRKY-01井场,李志强带领技术团队克服了钻井段定向数据误差、高温和地磁磁场影响等不利因素,精准实施“千米穿针”,保证井径仅216毫米的两口井,在地面距离1138米、垂深3155米位置连通成功,一举打破全国U型水平对接井深度最深(3155米)、水平段长度最长(825米)、温度最高(121℃)、换热段最长(2000米)等多项纪录,为当地地热能开发送去了“定心丸”。

在储气储能库井建设上,李志强带领定向团队在地层变化、钻压控制、井径扩大率、螺杆钻具选型、定向设备配套等方面深入研究,在国内开创大口径“S”型定向钻探技术先河,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大口径钻进的技术规范,创下了三个全国第一。

640 (1).jpg

截至目前,运用大口径“S”型定向钻进,江苏局三队累计完成大口径储气库井18口,大口径储能井2口,帮助建成投产储气井6口,总库容量2.8亿标方,工作气量超1.7亿方,使长三角地区天然气调峰保供多了一把“利器”。完成的2口盐穴空气储能国家示范实验项目钻井工程,助力建成亚洲首座非补燃型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项目,目前已实现并网发电和投产,单次发电量可为约2万户居民提供用电,助推我国储能模式实现新突破。

凝心聚力强攻关,众人拾柴火焰高

“一个人能力再强,只有在团队中找到合适的位置,才能发挥好作用。”李志强不仅这样说,也是这么做的。

2019年,李志强牵头成立了“创新工作室”,始终坚持以“智慧钻探、精准导向”为引领,以“解难题、育人才、勇创新”为目标,带领创新团队结合生产实际制定针对性的科技攻关计划,围绕大口径“S”型定向井、精准对接井、煤矿抢险救援等开展技术攻关,以专项课题研究带动多专业技术提升,通过跨专业紧密协作,增强了全队科研能力,不断破解专业难题。

在储气储能项目中,创新团队经过多次设计与施工实践,试验研究出了一套适合该地区地层钻进的钻具组合及钻井液体系,并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技术操作指南。今年7月通过验收的储气库井,几乎达到了设计理论完美值,固井质量优质率达98%,获得了来自中石油、中石化、国家管网等业内顶尖专家的高度认可。

五年来,李志强在工地组织开展“传帮带”活动。通过专业技术岗位一对一帮扶,在工作上面对面指导,在生活上心贴心关怀,已有12名新职工成长为技术骨干、项目负责。其中,董展硕是2018年大学毕业生,短短一年就成长为项目负责,如今已是定向专业技术骨干,并于2021年荣获“三队先锋”称号;任会达是一名90后钻探技能人才,通过三年的定向培养,成长为优秀的钻探与定向复合型人才,目前是三队最年轻的井队长。

工作室在科研方面硕果累累,荣获总局、江苏省及国家级技术创新奖项近10项,国家授权专利12项,工作室成员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。

640.png

扎根一线筑匠心,舍小为大践初心

2020年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。

在这个特殊时期,地勘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创造条件复工复产,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。李志强在严格遵守地方政府疫情防控政策的基础上,带领有复工条件的青年党员和技术骨干,跨省、跨地区赶赴淮南工地,现场组建“青年突击队”。复工期间,他们坚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手抓、两不误,获得当地政府和甲方的高度赞誉。

李志强是父母独子,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,上有老、下有小。然而他每年有300多天坚守在野外项目,无暇顾及家庭。项目告一段落,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,吃上一碗父母亲手做的热气腾腾的饺子,看着淘气的孩子环绕膝下,他的眼泪止不住地淌了下来。这是家的味道,也是幸福的港湾,但作为地质人,他选择舍小家、顾大家,坚守在工作一线。

干一行,爱一行。作为一名80后,李志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发扬老一辈地质人坚韧不拔、甘于奉献、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,深耕定向技术领域,精益求精、开拓创新,一步一个脚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,为单位加快转型升级、服务矿山全生命周期地质服务蹚出一条新路,用忠诚和青春诠释对地质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创新理论的不懈追求,书写着更加壮丽辉煌的地质新篇章。